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奔走30余年为宁夏革命志士“留史”
九旬老人的红色使命
2025-07-02 07:09:20   
2025-07-02 07:09:20    来源:新消息报

王自成老人年过九旬仍精神矍铄。

王自成老人(右)退休后整理了大量有关张子华和恩和小学的资料。

李海文寄给王自成的书信,对《怀念张子华文集》提出修改意见。

王自成(左)与张子华弟弟王绪礼合影。 资料图片

张子华。 资料图片

  “现在,参与采集、整理张子华等革命志士史料的老人一个个先后离去,我身负着继续完成他们未竟事业的责任和心愿,能做一点是一点。要不,怎么对得起那些逝去的老人。”92岁高龄的王自成,有一桩红色心愿始终萦绕在心间,为此,他不顾身体的不便,至今仍四处奔波、争分夺秒……

  张子华,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人。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秘密组织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,曾任全国总工会华北工会办事处代理党团书记。后任上海中央局组织部秘书,中共中央统战部联络局副局长。1942年病逝。30多年来,王自成参与采集、汇集了大量研究张子华的文著材料,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。

  A

  百年恩和小学走出3位革命志士 九旬校友赓续“宁夏的革命摇篮”红色记忆

  6月23日下午,走进王自成老人的书房,舒适、安静,一切都井井有条。衣柜门、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。书柜里珍藏着多年来收集的革命志士资料、研究成果、文物布展方案及往来信件等,全部用文件夹分类存档。旁边还摆放着一台电脑,是老人每天工作的好帮手。

  张子华原名王绪祥,出生于1914年,是中宁县恩和乡沙滩村人(现“恩和镇沙滩村”)。1927年从中宁县恩和镇恩和完全小学(以下简称“恩和小学”)毕业后,先后在兰州二中等学校上学。1930年,张子华与孙殿才、张致和到北平(北京旧称)上学,先后参加了党组织,是宁夏早期参加革命的共产党人。王自成老人介绍说,1937年秋,张子华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代表身份,来宁夏与马鸿逵谈判联合抗日等问题。回乡省亲期间,他与在家养病的张致和合计,建立了“恩和—延安”秘密通道,将恩和小学及外县10多名青年学生输送到延安抗大学习、参加革命。

  “恩和小学是张子华的母校,也是我的母校。这是我刚打印出来的恩和小学纪实文章,准备投稿,不知道会不会被采纳。”王自成老人自谦道。鲐背之年的他,耳虽背,但头脑清晰、步态轻盈。打太极、看书、写字、整料史料、编写文物布展方案,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。有时,他还独自一人到报社投稿,坐车往返银川到中宁考察、指导相关单位工作……“这就是生活嘛,忙点好。”老人的一番话,让很多年轻人自愧不如。

  “经过多年参与搜集、研究张子华的相关史料,2007年,我与他人联名写了一篇纪念文章《宁夏的革命摇篮——中宁恩和小学》,于当年1月25日刊登在《新消息报》文化周刊上。”王自成老人从书柜里拿出珍藏多年的报纸。

  恩和小学成立于1910年,历经百年,历史悠久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,这里走出了张子华、孙殿才、张致和3名宁夏早期参加革命的共产党人;抗日战争时期,10多名毕业生奔向抗日战场。他们都有着不平凡的战斗经历和光辉人生。1939年9月,中共中宁支部在恩和小学成立,4名党员全部是该校老师。恩和小学为孕育革命英才建立了不朽的丰碑,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,被誉为“宁夏的革命摇篮”。

  B

  多年辛劳只为留住历史的底稿 成立基金会采集研究张子华文史资料

  1990年,曾与张子华一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张致和联系中宁县志办、恩和小学及张子华的亲属,提出在中宁县组建“张子华教育基金会”的倡议,并于1993年9月开始筹建“宁夏张子华教育基金会”。基金会发起人包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海文、张致和、张子华的儿子延军等。“当时我作为基金会筹备组人员,主要负责财务工作。”王自成老人说。

  “筹备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筹集资金,张子华的亲属和筹备人员率先捐款,有人一次性募集了1600元……但终因筹资不足,基金会未能正式建立。”说到这里,王自成心中有遗憾也有欣慰:“筹备期间,通过多年的辛勤采集,我们汇集了大量研究张子华的文史材料,成为研究其与地方党史的重要历史资源。由作家胡天培执笔,张致和、延军与妻子向安华等人合作,撰写并出版的《国共密使张子华》传记,详尽介绍了张子华的生平事迹,成为第一部研究张子华的专著。”

  “筹备组还先后收到10多幅纪念张子华和祝贺基金会的题词,宁夏电影制片厂组织编写了6集《国共密使张子华》电视剧本,我和基金会筹备组成员谢剑光收集了大量有关张子华的报刊资料,共计10余万字,还编辑了《怀念张子华文集》。1999年,我专程到北京,看望张子华的夫人、儿子、儿媳,并委托在北京工作的王非凡帮延军撰写了《追思与怀念》一文。”

  2009年12月15日,王自成将基金会筹备期间收集的张子华、恩和小学相关资料移交给恩和小学。“2013年春,我向宁夏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介绍了恩和小学的相关情况,联合会工作人员邀请我一起去该校实地调研。当年6月29日,联合会授予恩和小学为‘宁夏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’。后来,恩和小学还举办了百年校史暨张子华生平事迹展。”王自成说:“展前,校长电话咨询我布展相关问题,我立刻赶往恩和小学,住在那里连夜整理、布置、写前言。”

  C

  一桩桩心愿盼早日实现 让尘封文集走出库房充实纪念馆展陈

  2022年,沙滩村被中组部、财政部确定为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试点村。同年,张子华纪念馆启动。

  然而,一桩桩红色心愿始终萦绕在王自成心中:《怀念张子华文集》至今尘封库中;恩和小学校史展、张子华纪念馆等需要充实、扩大。“近3年来,我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,对校史展、纪念馆布展提出了不少建议,编写了《恩和小学校史展》《张子华文物列展》《塞上革命先驱张子华布展》3份布展方案,供相关部门参考。”王自成表示,“如今,筹备组的老人们先后离世。我虽身体不便,但仍肩负着继续完成他们未竟事业的责任和心愿,尽绵薄之力。”

  “恩和小学不只是中宁县成立最早的学堂之一,其光辉的治学传统和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在当地具有深远的影响。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将校史展充实、扩大,使之真正成为一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”王自成期待着。(记者  陈秀梅/文  韩胜利/图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